銅錢草養殖其實超級簡單,就算你是植物殺手也能輕鬆上手!這種圓圓葉片像銅錢一樣可愛的植物,不僅好養還能招財,難怪這麼多台灣人家裡都會擺一盆。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幾個實用技巧,讓你家的銅錢草長得又肥又綠,葉片大到像50元硬幣!
首先要注意的是光照問題,銅錢草雖然耐陰,但放在窗邊有散射光的地方會長得更好。我家的經驗是,放浴室窗台那盆長得特別旺,因為濕度高又不會被太陽直射。不過要小心,夏天正午的太陽還是會把葉片曬傷,這時候葉邊會出現焦黃的痕跡,看到就要趕快移位置囉!
澆水絕對是銅錢草養殖的關鍵,我整理了一個簡單的澆水頻率表給大家參考:
季節 | 澆水頻率 | 注意事項 |
---|---|---|
春夏 | 2-3天 | 保持土壤微濕 |
秋冬 | 4-5天 | 土表乾了再澆 |
梅雨季 | 看情況 | 避免積水爛根 |
說到土壤,銅錢草真的不挑,普通培養土就能活,但如果你想讓它長得更快,可以混一些腐葉土或珍珠岩。我發現用淺盆種反而比深盆好,因為銅錢草的根不會長太深,淺盆水分蒸發快比較不容易爛根。另外每個月加點稀釋的液肥,葉片會長得又大又亮,看起來超有元氣!
繁殖銅錢草超簡單,隨便剪一段帶節的莖插水裡,不用一週就會長根。我常常把修剪下來的枝條分給鄰居,現在整棟大樓幾乎每家都有我家的銅錢草後代。水培的話記得每週換水,不然水會臭臭的,而且容易長蚊蟲。如果想讓水培的銅錢草長得好,可以加一點水耕營養液,效果真的很明顯。
病蟲害方面,銅錢草算是很強壯的,偶爾會有紅蜘蛛或蚜蟲,用肥皂水噴一噴就解決了。不過要特別注意通風,尤其是夏天潮濕的時候,葉片太密容易得白粉病,這時候要把病葉剪掉,保持植株間的空氣流通。
銅錢草適合什麼樣的環境?新手必看養殖條件解析,這篇就來跟大家分享銅錢草最愛的成長環境。這種圓圓葉片超可愛的植物,其實比想像中更好養,只要掌握幾個關鍵條件,連植物殺手都能輕鬆上手!
首先講光照,銅錢草雖然喜歡陽光,但千萬別直接曬整天。最理想是放在窗邊有散射光的位置,像是東向或北向陽台都很適合。如果葉子開始變黃或邊緣焦枯,那就是陽光太強了!夏天中午記得要幫它遮陰,冬天反而可以多曬一點。
再來是澆水的部分,銅錢草超級愛水,土壤最好保持濕潤狀態。我自己的經驗是,看到表土稍微乾就可以澆水了,夏天大概2-3天一次,冬天可以拉長到4-5天。特別提醒,如果用盆栽養,底部一定要有排水孔,不然積水會爛根喔!
溫度方面,銅錢草最舒服的環境是18-28度之間,台灣的氣候其實很適合。不過冬天如果低於10度,記得要移到室內保暖。夏天超過35度的話,就要注意通風和遮陽,不然葉子會軟趴趴的。
最後附上簡單的養護條件表格,讓大家一目了然:
養護條件 | 適合範圍 | 注意事項 |
---|---|---|
光照 | 散射光 | 避免正午強光直射 |
澆水 | 保持土壤濕潤 | 夏季2-3天/次,冬季4-5天/次 |
溫度 | 18-28°C | 冬季低於10°C需保暖 |
濕度 | 60-80% | 可噴霧增加濕度 |
土壤 | 疏鬆排水好 | 可用一般培養土混合珍珠岩 |
銅錢草對環境適應力其實蠻強的,新手剛開始養不用太緊張。我建議可以先從水培開始嘗試,直接把莖段插在水裡就能活,等熟悉它的習性後再轉土培。記得定期轉動盆栽讓葉片均勻受光,這樣長出來的圓葉才會又大又漂亮!
為什麼我的銅錢草總是養不活?常見死因大公開
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,明明銅錢草看起來很好養,為什麼買回家沒多久就開始爛葉、發黃,最後整盆掛掉?其實啊,這種號稱「懶人植物」的小可愛也是有地雷的,今天就來幫大家整理幾個最常犯的錯誤,看看你是不是也中招了!
首先最常見的就是澆水問題,很多人以為銅錢草愛水就拼命澆,結果根部泡爛掉。其實它喜歡濕潤但不是泡在水裡,最好是用底部有洞的盆器,澆水後多餘的水要能流掉。另一個極端是完全忘記澆水,等土乾到裂開才想到,這時候葉子早就皺巴巴救不回來了。
再來是光照的迷思,銅錢草雖然耐陰,但完全不給陽光也是不行的。最好放在窗邊有散射光的位置,如果放在浴室這種完全沒光的地方,不用一個月就會開始掉葉子。不過夏天正午的強光也要避開,否則葉片會被曬傷出現焦斑。
最後很多人忽略的是環境通風,特別是辦公室養的銅錢草,如果長期在密閉空調房,很容易生病蟲害。建議每週至少開窗通風幾次,或是偶爾搬到陽台透透氣。
常見死因 | 症狀表現 | 解決方法 |
---|---|---|
澆水過多 | 根部腐爛、葉片發黑 | 換透氣土壤,控制澆水量 |
長期缺水 | 葉片皺縮、邊緣枯黃 | 定期澆水保持土壤微濕 |
光照不足 | 莖部徒長、葉片變小 | 移至明亮散射光處 |
通風不良 | 葉面出現白粉或蟲害 | 改善空氣流通,定期檢查葉背 |
肥料也是要注意的環節,有些人愛心爆棚每個禮拜都施肥,結果造成肥傷。銅錢草其實不需要太多營養,生長季每個月給一次稀釋的液肥就夠了。冬天更要停止施肥,讓它好好休息。另外換盆時機也很關鍵,如果根系已經長滿整個盆子卻不換盆,養分吸收會越來越差,這時候再怎麼照顧都很難救回來。
銅錢草要多久澆一次水?澆水頻率完整指南
銅錢草是台灣超常見的室內植物,圓圓的葉子超可愛,而且超級好養!不過很多新手都會問:「到底要多久澆一次水才對?」其實澆水頻率要看很多因素,不是固定幾天一次那麼簡單。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我的經驗,讓你輕鬆養出爆盆的銅錢草!
首先要注意的是季節變化,夏天和冬天的澆水頻率差很多。夏天溫度高、水分蒸發快,通常3-4天就要澆一次;冬天植物生長慢,可以拉長到7-10天澆一次。最簡單的判斷方法就是用手指戳土,如果表土1-2公分乾了就可以澆水了。千萬不要讓銅錢草泡在水裡,根部會爛掉喔!
環境因素也會影響澆水頻率,我整理了一個簡單表格給大家參考:
環境條件 | 澆水頻率 | 注意事項 |
---|---|---|
陽光充足 | 3-4天一次 | 葉子容易變黃要遮陰 |
室內陰暗處 | 5-7天一次 | 水量要減少避免爛根 |
空調房 | 4-5天一次 | 空氣乾燥可噴葉面水 |
陽台通風處 | 2-3天一次 | 水分蒸發快要常檢查 |
銅錢草其實很耐旱,寧可讓它稍微乾一點也不要澆太多水。我自己的經驗是,如果葉子開始變軟、下垂,就是缺水的訊號,這時候澆水通常都還來得及。另外建議用底部有洞的花盆,澆水時直到水從底部流出來就夠了,這樣可以確保整盆土都有吸到水。
水質也很重要,台灣的自來水含氯,建議放一個晚上再澆。如果發現葉緣有焦黃,可能是水質太硬,可以改用雨水或過濾水。夏天高溫時可以在傍晚澆水,避免中午太陽大時澆水造成葉片灼傷。冬天則建議在早上澆,讓多餘水分有時間蒸發。